12月4日,徽商全媒體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加快打造國內重要的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集群”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預計今年,安徽省裝備制造業或將成為十大新興產業中首個破萬億元的產業。
今年1-9月,裝備制造業營業收入達8407億元,同比增長21.6%,規上企業6124戶,較上年同期凈增長711戶。 從地域分布上看,“雙核多基地”布局日臻成熟。 兩大裝備制造業核心區域——合肥市和蕪湖市正在打造高端裝備綜合性創新研發制造基地;作為全省裝備制造業重點區域,馬鞍山市、滁州市、蚌埠市、六安市、宣城市、安慶市等6市正在打造各具特色的裝備制造基地。 從細分領域上看,工業機器人、高端數控機床、現代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航空航天、醫療裝備和智能成套裝備7個重點產業同時發力,令安徽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布局逐步完善。 其中,工業機器人領域形成了“伺服電機-減速機-控制器-整機-系統集成-示范應用”特色鏈條,六軸機器人出貨量居國產品牌首位,“蕪馬合機器人產業集聚區”成為全國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區域集聚發展試點;高端數控機床領域集聚上下游企業200余家,高端數控壓力機全國領先,金屬切削機床產量居全國前列;現代工程機械領域涵蓋挖掘機、工業車輛、起重機等7大門類,合力叉車連續32年位居國內工業車輛產銷量第一;航空航天領域從無到有,涌現出鉆石航發、航瑞發動機、卓爾航空螺旋槳等一批“單打冠軍”。 在“錯位發展、協同發展、競相發展”的思路下,安徽產業集聚也呈現出顯著態勢,形成了7類19個特色裝備集聚區。 例如,合肥市以合力叉車、日立建機為龍頭的工程機械產業,以美亞光電、泰禾光電為龍頭的色選機產業形成規模化集聚。蕪湖市以埃夫特、藦卡機器人為龍頭的機器人產業,以中聯農機、斯高德為龍頭的現代農機產業形成規模化集聚,其中機器人產業位居《中國機器人產業綜合實力城市排行榜》第八位。縣域則堅持打造“小而美”“小而優”的“專精特新”產業集群,合肥市肥西縣智能裝備、蕪湖市灣沚區通用航空、宿州市靈璧縣軸承等12個裝備制造特色園區不斷發展壯大。 此外,安徽高端裝備制造業的方興未艾,與“雙招雙引”的“戰果”密不可分。 去年以來,全省招引項目數及投資額成倍增長,百億以上項目達21個,50億元以上項目46個,蕪湖專業航空樞紐、合肥極智嘉智能倉儲等重大項目加快推進。為精準服務產業招商,省政府還組建了規模不少于2000億元的新興產業引導基金,每個產業設立一支主題母基金,其中,高端裝備制造主題母基金規模達135億元。 借力“雙招雙引”,安徽裝備制造業迎來爆發式增長,近5年年均增速15%以上。 “下一步,我們要突破一批整機關鍵技術和關鍵零部件,開發一批標志性、帶動性強的重大裝備,招育一批具有行業影響力的骨干企業,打造一批特色產業集群,加快提升產業層次。”發布會上,安徽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副廳長姚凱圍繞四個“一批”展望裝備制造業的未來。 該校每年可培養中級和高級技工2000人以上,為高職及以上院校輸送優質人才4000人以上,先后與頤高電商、長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攀望科技有限公司、立迅精密工業(滁州)有限公司、德力西電氣(蕪湖)有限公司等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定的校企合作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