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是全國唯一一個以生物基材料為特色的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已建成發酵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國家級創新平臺4個,在生物基新材料領域授權發明專利500余件。近年來,蚌埠以安徽豐原集團為龍頭的行業骨干企業,全面打通了由秸稈轉化為聚乳酸的全產業鏈生產技術,建設了全球較大的聚乳酸生產基地。本次會議發布了秸稈制糖高值利用技術及產業進展專題研究成果。
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副會長李邊卓指出,秸稈高值化利用是發展循環經濟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路徑,以非糧生物質作為原料的生物技術創新,將帶來新一輪科技革命,通過生物基資源替代化石基資源,能從根本上實現減排和固碳。生物循環綠色的經濟發展模式,將成為循環經濟助力降碳的新路徑和減少白色污染的代塑新方案。
目前,國內主要以玉米、小麥、甘蔗、甘薯等為原料,隨工藝技術發展完善,部分企業使用秸稈、玉米芯、甘蔗渣、木屑等木質纖維素類廢棄物制糖取得顯著成果。豐原生物作為國內唯一一家可以以玉米、秸稈等為原料生產聚乳酸的企業,突破了新材料領域的卡脖子技術,實現全產業鏈一體化生產。秸稈制糖是指以農作物秸稈為原料,將木質素與綜纖維素(纖維素、半纖維素)分離,然后采用酶解糖化等方法將綜纖維素轉化為生物質糖的過程。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2月,豐原集團建成年處理1.5萬噸秸稈的秸稈制糖生產線并正式投產。
安徽豐原集團董事長李榮杰表示,公司以創新為引領,經過20年的持續攻關,實現了秸稈原料到混合糖到聚乳酸至下游應用到聯產黃腐酸有機肥等產業鏈集群發展,延伸出塑料加工、紡織、工業及家用裝飾材料、生物化學品、生物燃料、生物肥料等六大產業集群。現已全面掌握了從玉米或秸稈纖維素制糖技術到菌種培養、乳酸生產、丙交酯生產、聚乳酸生產以及聚乳酸下游制品應用(簡稱秸稈纖維、秸稈布料、秸稈油漆、秸稈涂料、秸稈皮革、秸稈塑料等)的全產業鏈生產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