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頻上熱搜的“冰墩墩”!設計與制造過程你知道嗎?
時間:2022-02-11 ?
連日來,來自世界各地的運動員和媒體記者更是紛紛在社交媒體平臺“花式”秀起自己在冬奧村里的所見所聞,其中,“冰墩墩”成為他們鏡頭中出鏡率最高的“大明星”,備受追捧。到了2月4日下午,火遍全網的“冰墩墩‘’占據了微博熱搜榜首數小時之久,成為名副其實的頂流。那么,這火到出圈的萌物“冰墩墩”到底有什么來頭呢,又是如何制造出來的呢。小編收集了全網最全報道,為您一一解密。這一個多月來,作為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設計團隊的總負責人,曹雪教授則接受了包括央視、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青報等數十家中央和地方媒體的采訪,甚至大年初一還在和央視電影頻道“向世界?映中國”欄目連線,不斷通過媒體為中國設計、為廣美設計發聲,其忙碌程度不亞于“冰墩墩”了。據了解,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的誕生地在廣州美術學院,其形象來源于熊貓,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這只從盛夏廣州走進奧林匹克史冊的“冰雪熊貓”,是廣美團隊奮戰10個月返北京逾20次,修改方案1000多次后的傾力打造,作為廣州美術學院視覺藝術設計學院院長,北京2022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總設計師曹雪坦言“沒見過冰雪的廣州孩子,反而有超強想象力。”“沒有想到冰墩墩會這么火。”眾盛硅膠總經理李寅貴表示,2月4日,公司接到20萬個冰墩墩硅膠外殼的訂單,但考慮到生產能力的問題,公司最終只接了3萬個訂單,要求在3月10日前交付。目前,李寅貴已在從老家回莞的路上,公司也準備開足馬力趕制新的訂單。“材料已經在定制中,等2月10日材料到了以后,我們邊生產,邊重新開新的模具來趕制訂單,現有的模具是不夠的。”李寅貴表示,公司將全力以赴加緊生產,配合交貨。東莞是全球制造業重鎮,北京冬奧會多個環節也閃現著東莞企業的身影,眾盛硅膠就是其中的一家。這家企業位于東莞市東坑鎮,由李寅貴于2007年創立。2019年,眾盛硅膠被敲定為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硅膠外殼的研發生產企業。這也是冬奧會吉祥物歷史上首次使用硅膠外殼。“硅膠企業成千上萬家,唯獨選了我們這一家。我覺得能在冬奧會上展現由我們莞企生產的硅膠產品,我們是非常自豪的。”李寅貴表示,這也證明了東莞制造的強大實力。據了解,在接觸到眾盛硅膠之前,為了生產出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的硅膠外殼,北京冬奧會相關團隊已經走訪了全國多個省份,在東莞也考察了幾家硅膠廠。“北京冬奧會團隊經過現場考察,看到了我們的研發實力后,最終敲定由我們來研發生產冰墩墩硅膠外殼。”李寅貴說。北京冬奧組委文化活動部高級專家林存真表示,“熊貓是一只普通的熊貓,它是因為有這個殼才成為冰墩墩。”冰墩墩外殼制作過程十分復雜,先要將模具洗凈拭好、再做拋光處理,然后將硅膠放在模具上送入機器塑形。脫模的過程則要十分精細,不能有一點損傷。完成后,還要把奧運五環和彩虹條融入產品里面,也有非常大的技術挑戰。即便是眾盛硅膠這樣擁有強大研發能力的企業,也是第一次生產像冰墩墩這樣大尺寸的硅膠外殼。
然而,北京冬奧會團隊給出的時間非常緊。要想實現冰墩墩硅膠外殼的規模化生產,必須先制作出精確的模具。“當時我們就是在跟時間賽跑,北京冬奧會團隊要求我們一天之內就要拿出解決方案。”李寅貴坦言,按照他此前的經驗,這根本是難以完成的任務。“這對我們是很大的挑戰,但我們想的是,參與冬奧會是一次難得的機遇,可能在我們一生中就只有這一次,所以一定要做好。”冰晶外殼主體出來后,眾盛硅膠公司還面臨兩大問題,一是時間太短;二是冰晶外殼臉部的冰絲帶和身上的冬奧會會徽,還沒有找到很好的解決方案。終于,在技術研發團隊的不懈努力下,不到24小時,研發團隊就找到了解決方案:經過綜合考慮,冰晶外殼臉部的冰絲帶和身上的冬奧會會徽采用了熱轉印工藝。第二次樣品得到了北京冬奧會團隊的認可。
隨后,眾盛硅膠就開始了硅膠外殼的量產。“最后一批是在1月22日交付完成,總共生產了5萬個左右。”李寅貴介紹,得益于冬奧訂單的刺激,去年,眾盛硅膠的訂單量同比增長70%。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系教授林江表示,從廣東中標冬奧會訂單的企業來看,不少是傳統制造業,這類企業通常以代工為主,如何借力冬奧會等大型賽事實現轉型升級,在細分市場打造“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應該是這些企業的一道新命題。這其實也是不少傳統企業近年來在探索的轉型升級新路徑。以眾盛硅膠為例,在李寅貴看來,參與冬奧會吉祥物的研發生產,不僅增強了企業的技術研發能力,同時也樹立起企業在業內的品牌形象,這對企業的轉型升級頗有助力。李寅貴向記者表示,借著冬奧會的東風,眾盛硅膠也將加緊打造自主品牌。“東莞一直是玩具禮品行業的引領者,通過參與這次北京冬奧會的項目,希望讓外界再次感受到東莞制造的強大實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