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
家電、汽車行業9、10月產量環比增加,原料ABS、PC卻屢跌不止,期間PC狂跌5100元/噸;
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阻撓SK海力士在華引進光刻機,引韓媒不滿,美貿易代表戴琪受訪表示:限制范圍或將擴大至半導體以外領域;
美日印韓英聯合釋放超6070萬桶原油儲備,國際油價不跌反漲,布倫特原油大漲3.3%至82.31美元。
家電汽車旺季產量增加
上游主要原料卻狂跌5100元/噸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21年9、10月份中國汽車、家電產量環比出現增加,但仍少于去年同期水平。
2021年中國家電產量情況走勢圖
首先來看家電方面, 在經歷過6、7月份的低谷期后,從8月份開始,家電產量均出現上漲。其中,2021年10月份家用冰箱的產量為763.6萬臺,同比減少116萬噸,環比減少0.2萬臺;家有洗衣機產量為766.8萬臺,同比減少73.8萬臺,同比增加67.3萬臺,彩電產量為1759.2萬臺,同比減少201萬臺,環比增加11萬臺。盡管家電產量環比出現增加,但與去年同期相比,家電產量仍出現不同程度下滑。
2019-2021年中國汽車產量走勢圖
汽車方面,2021年10月我國汽車產量為234.4萬輛,同比減少13.7萬輛,環比增加15.8萬輛。目前芯片短缺制約汽車產量的主要因素,美光科技首席執行官Sanjay Mehrotra在彭博新經濟論壇上表示,從汽車到個人電腦的芯片短缺現象持續存在,但正在逐漸緩解。
“金九銀十”是傳統的消費旺季,在此期間各大化工原料和塑料價格屢破新高,例如PP、PE、PVC等,而廣泛應用于家電行業和汽車行業的ABS和PC卻自9月開始屢跌不止。
以臺灣奇美757K牌號的ABS為例:從9月初的出廠價19500元/噸,到目前的出廠報價17900元/噸,期間下調了1600元/噸!
出廠報價都是如此,更別說市場價格,截至11月23日,華東市場ABS市場價格局部下跌市場成交一般,部分商家下調價格,華東0215A報16200元/噸;華南市場ABS價格繼續走低,貿易商局部讓利,0215A市場報價低至14750元/噸。
以魯西化工Ixty1609牌號的PC為例:從9月初出廠價28900元/噸,而后一天一個價,截至11月23日,魯西化工PC出廠掛牌報價參考執行23800元/噸。作為國產PC老大哥,供貨報價一直穩定,如今卻狂跌5100元/噸,可見市場行情多么慘淡!
從上圖也可以看出,PC的華東市場價從9月份就開始狂跌不止,上游雙酚A的波動都難能挽救PC走勢,11月,持續暴跌的雙酚A迎來兩次競拍回調,一度讓囤貨的PC廠商以為拐點來了,奈何市場仍舊“不見水花”,繼續一條“綠道”走到黑。
盡管受多方因素影響,今年國內家電、汽車行業景氣度不如以往,但如今原料行情在政策調控下理性回調,有弱勢震蕩之勢,汽車家電方面的成本壓力有所緩解,但由于需求方面難有質的改善,家電產量仍難超越去年同期水平。
美阻撓韓企在華引進尖端設備
限制范圍或將擴大至半導體以外領域
在韓國CBS電視臺22日播出的節目中,美國貿易代表戴琪聲稱,華盛頓反對韓國半導體企業SK海力士在華工廠引進尖端設備,是因為此舉將給國家安全帶來“風險”。
韓聯社報道截圖
當被問及美方是否會以安全為由,將限制中國企業引進技術和裝備的措施擴大至半導體以外的其他領域時,戴琪回答說,國家安全雖與軍事和國防有關,但涉及的范圍可能會更廣。
戴琪訪韓期間發表演講 圖自美媒
路透社11月18日援引三名知情人士報道稱,SK海力士原計劃在中國無錫的工廠升級一個存儲芯片量產設施,該過程需要用到荷蘭阿斯麥公司生產的EUV光刻機。美國認為相關設備可能被中國用于“增強軍事力量”,因此對SK海力士的計劃提出反對。
阿斯麥NXE3400型EUV光刻機 圖片來源:阿斯麥官網
然而,無錫的這家工廠對全球電子行業至關重要,因為其生產SK海力士約半數的動態隨機存儲器芯片(DRAM),占全球總量的15%。任何重大變化都可能對全球內存市場產生影響。市場分析公司IDC稱,僅2021年,全球內存市場的需求就將增長19%。
一名白宮高級官員拒絕評論美方是否會允許SK海力士將EUV光刻機帶到中國大陸,但這名官員向路透社聲稱,拜登政府仍然專注于防止中國大陸利用美國和盟國的技術來發展最先進的半導體制造,這將會助力中國大陸軍事現代化。
11月21日,國內有媒體曾就此事聯系阿斯麥,對方表示:沒有進一步的信息可以提供,該公司也不評論單個客戶的具體事務;SK海力士方面也沒有回應相關媒體的置評要求。韓聯社則報道稱,針對此事,SK海力士CEO李錫熙表示:“將與利害關系方進行合作,并做出明智的應對舉措。”
韓媒對美國強迫首爾加入對華貿易戰十分不滿。韓媒“民眾的聲音”發文稱,繼插手美國企業英特爾的業務之后,美國政府又開始控制盟國半導體企業的在華生產事宜。美國如果繼續以這種方式進行干涉,韓國企業將蒙受巨大損失。經濟同盟的目的在于增進相互間的經濟利益,而美國為了本國的政治利益,逼迫同盟國承受經濟損失。這既違背了同盟的宗旨,也不符合同盟的禮儀。
拜登上臺后,美國政府不斷收緊對華技術封鎖。有美國高官日前表示,華盛頓堅持防止中國利用美國及其盟國技術開發尖端半導體的方針不會改變。據“美國之音”20日報道,華盛頓計劃打造新的印太地區經濟框架,并和日本宣布建立新貿易伙伴關系,而這些措施都是針對中國。
美日印韓英聯合釋放超6070萬桶原油儲備
國際油價不跌反漲近3美元
昨日晚間,美國政府官宣將釋放5000萬桶戰略石油儲備,以抑制油價的持續上漲。
拜登政府在官方聲明中表示,美國將動用戰略石油儲備(SPR),從戰略石油儲備中釋出5000萬桶原油。其中3200萬桶石油釋放將在未來幾個月進行交易,國會已批準的1800萬桶戰略石油儲備銷售則將加速進行。釋放的戰略石油儲備將在2022年、2023年、2024年回補。
此外,包括印度、日本、韓國和英國在內的多個國家宣布跟進。目前印度已經宣布將同時從儲備中釋放500萬桶原油。英國將從儲備中釋放150萬桶石油;日本方面計劃釋放420萬桶石油儲備;韓國方面,同意參與聯合釋放石油儲備。
消息一出,國際油價油價不跌反漲。截至今晨收盤,WTI 1月原油期貨收漲2.28%,報78.50美元/桶,處于最近三個交易日收盤最高位;布倫特1月原油期貨收漲3.27%,報82.31美元/桶,創11月16日以來收盤新高。
海通期貨分析師楊安告訴記者,通過油價的反應可以看出,美國聯合其他消費國釋放戰略石油儲備這個影響因素市場已經有了比較充分地反映,前期油價持續回落很大程度上與此有關,而一旦該因素落地,市場緊張情緒得到釋放,油價不跌反而走出反彈行情。目前原油市場影響因素還非常復雜,除了釋放戰略原油儲備,美國總統拜登還準備在必要時對油價采取包括禁止原油出口等額外行動。另外歐洲及美國部分地區疫情局勢惡化對原油市場需求將在產生壓力,下周OPEC會議具體增產計劃也會對油價繼續產生影響。眾多影響因素下,油價走勢更面臨諸多不確定性,行情很容易出現反復。
海證期貨分析師鄭夢琦則認為,油價不跌反漲主要因為美國釋放的戰略石油儲備量太少,并不能滿足當前全球原油市場的供需赤字。而且,這5000萬桶是分批釋放,當前對市場影響較大的僅為加速銷售的1800萬桶,且跟進國家釋放的戰略石油儲備量更少,低于市場預期,利空出盡,油價上行。
“正如EIA前期所預測,釋放戰略石油儲備將使油價下跌2美元/桶左右,且影響較為短暫。我們認為,美國號召其他國家一起釋放戰略石油儲備,以施壓OPEC+增產,但OPEC+至今對此并未有明確表態。目前原油市場仍然是供需緊平衡,原油及成品油庫存處于歷史同期低位,基本面支撐較強,油價下方空間有限。需要注意的是,當前歐洲疫情再度加重,奧地利開啟封鎖措施,德國疫情也不容樂觀,需求預期較前期有所回落。另外,自11月開始,美聯儲縮減購債,提前加息預期增強,美元指數走強,大宗商品價格承壓。因此,油價仍以震蕩運行為主。”鄭夢琦說。
還有分析指出,美國釋放5000萬桶戰略石油儲備根本是杯水車薪,一位分析師在社交媒體發文稱:“在幾個月里總共釋放5000萬桶沒有任何作用……美國每天消耗石油就有2000萬桶!”
還有人稱,協同釋放消費國的戰略儲備就好比對惡性感染快速注射嗎啡止痛,根本不會修復任何問題,反而是美國政府開始慌了的明證:
“準備好油價沖上100美元吧,美國能源部統計,全球每天消耗近億桶石油,比去年同期增長4.9%。”
高盛也曾在最新研報中頂風“唱衰”拜登,稱拋儲行為已被市場充分計價,只會推高明年油價,理由是美國釋放原油儲備后將有超1億桶原油進入經合組織庫存,這將遠遠超過可能的釋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