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合肥地區全社會用電量累計達334.9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7.04%,高于全省同期平均增速,約為全省同期用電總量的16.45%,增長量穩居全省16個地市首位,增速居華東電網重點城市首位。
長鑫存儲。 用電量是城市經濟發展的"晴雨表"。從用電量可以看到,今年前三季度合肥工業用電延續了多年來的高速增長態勢,"領頭羊"企業發展更穩定、健康。 10月19日,記者從省經信廳獲悉:安徽省第十次黨代會以來,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安徽牢固樹立“工業強省、創業富民、改革創新、融合發展” 工作理念,全省制造業發展取得新的歷史性成效,呈現出“規模總量突破、質量效益躍升、產業能級跨越”的良好態勢,為全省發展格局從“總量居中、人均靠后”提升為“總量靠前、人均居中”提供了堅強的動力支撐。 制造業增加值邁上萬億元臺階 2016至2020年,安徽規上工業增加值分別增長8.8%、9.0%、9.3%、7.3%和6%,增速分別居全國第5、第6、第4、第10和第6位。 “五年來年均增長8.1%,居全國第3位。”安徽省經濟和信息化廳規劃處處長崔益群表示。五年來,制造業增加值邁上萬億元臺階,首次入圍全國制造業十強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數居全國第7、中部第1位。 “特別是2020年,面對世紀罕見的‘疫情、汛情、世情’三重嚴重沖擊,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高于全國3.2個百分點,居全國第6、中部第1位。實現了效益與速度同步提升。”安徽省經信廳相關人士表示。 我省已建成5G基站47848個 五年來,我省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加快發展。2020年全省數字經濟規模達11202億元,同比增長約11%,增速排名居全國第9位,連續3年增速保持10%以上。 其中,5G新基建加速發展,截至今年9月底,全省已建成5G基站47848個,數量躍居全國中上水平。 與此同時,安徽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日臻完善,目前已培育重點工業互聯網平臺42家,其中進入國家試點示范20家。建成國家級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59個,數量居全國前列。累計超過1700家企業通過國家兩化融合貫標評定,數量居全國第4位。 值得注意的是,全省工業以年均3.4%的能耗增幅支撐了增加值年均8.1%的增長。 五年來,全省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累計下降超過20 %,高于全國同期4個百分點,超額完成五年下降18%的目標任務。2021年1-7月,全省工業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3.9%;節能環保產值同比增長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