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浩蕩征帆滿,奮楫起航正當時。
新橋智能電動汽車產業園 啟航 今年以來,合肥全力推動新橋智能電動汽車產業園、中航鋰電50GWh動力電池及儲能系統合肥基地等項目開工建設,努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智能電動汽車之都。 短短20天內完成1091畝134萬立方米土方平整;50天內完成全部廠房的基礎施工;開工33天鋼結構首吊成功……自今年4月份正式開工建設以來,位于合肥經開區新橋科技創新示范區的新橋智能電動汽車產業園(一期),一天一變樣。 6月28日上午拍攝的新橋智能電動汽車產業基地建設現場。 該項目總投資70億元,占地面積1458畝,由A、B兩個地塊組成。在建A地塊總建筑面積43.7萬平方米,主要包括沖焊聯合廠房、涂裝廠房、總裝車間、電驅電控車間、能源中心等建筑。達產后,可實現年產30萬輛智能純電動汽車、年產值1000億元。 “開工以來,進展順利。目前沖壓、焊接、涂裝、總裝四大車間鋼結構已封頂。”新橋智能電動汽車產業園區項目負責人倪東說,項目辦每日調度、領導小組雙周調度,遇到問題隨時召開專題協調會,強力推進項目建設。現場投入工人2200人,其中鋼結構加工600人。 業內人士指出,新橋智能電動汽車產業園的開工建設,將為合肥乃至安徽省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供應鏈、政策鏈、人才鏈、資本鏈多鏈協同的產業生態打造奠定堅實基礎。 新橋智能電動汽車產業園區開工儀式現場。 預計今年11月底,該項目工程部可將建好的廠房移交給蔚來進行生產設備安裝。2022年3月生產調試,2022年9月投產。 在長豐縣下塘工業園,今年8月份剛簽署投資協議的中航鋰電50GWh動力電池及儲能系統合肥基地項目(一期)9月開工建設。該項目總投資約248億元,用地約1250畝,建設年產鋰離子動力電池及儲能系統50GWh產能。其中,一、二期投資100億元,建成后年產能20GWh,三、四、五期共投資148億元,建成后年產能30GWh。全部達產后年產值超400億元。 “合肥科創實力雄厚、新興產業勢頭強勁,特別是新能源汽車產業呈現出蓬勃發展之勢。同時,區位、市場和人才都有優勢。”中航鋰電廠務部負責人賈懷軍說,該公司將加快工程建設進度,早日建成達產。 中外運供銷物流園 開建
未來,這里將為合肥發展跨境電商、物流、進出口貿易等產業提供有力支撐。
該項目總投資5.45億元,占地面積136畝,建筑面積約8萬平方米,規劃建設綜合物流園區,共建設雙層標準化丙二類倉庫一座(部分為冷藏、冷凍倉庫),雙層標準化丙一類倉庫兩座,單層標準化丙一類倉庫一座,綜合樓一棟及其他相關配套設施。
8月28日上午,中外運供銷物流園項目在廬陽經開區內正式開工,圖為效果圖。
“四棟倉庫共計6.5萬平方米,目前正在開展場地平整、地基處理等工作。我們將加快進度,預計明年年底前建成。”中外運供銷物流園項目負責人徐保宏說。
13C是一種重要的穩定同位素,具有獨特的物理性質。它可作為示蹤劑,應用領域廣闊。如將某種物質用13C標記后,可用來觀察其在生物體內的移動情況,目前大量應用于臨床診斷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在合肥循環經濟示范園,安徽海素穩定同位素13C產業化項目今年已開工建設。
安徽海素穩定同位素13C產業化項目鳥瞰圖。
該項目分兩期建設,總投資約3億元。一期項目為年產100公斤穩定同位素13C裝置,年副產64噸高純CO氣體,主要生產裝置包括CO原料凈化裝置、低溫精餾塔級聯裝置、公用工程等;二期項目為年產400公斤穩定同位素13C裝置,年副產257噸高純CO氣體,主要生產裝置包括CO原料凈化裝置、低溫精餾塔級聯裝置。
“我們是今年5月13日開工建設的,倉庫鋼結構主體結構(柱及梁)施工基本完成。”安徽海素穩定同位素13C產業化項目負責人李虎林說。
金寨路快速化改造 試樁 9月20日上午,隨著隆隆的鉆機轟鳴聲,在金寨路高架南延工程現場,施工人員開啟了第一根樁基建設。 金寨路快速化改造工程,規劃為城市快速路,北起龍川路,南至方興大道,全長約7650米,實施寬度70米。項目主要采用高架方案,其中穿越高速及鐵路段采用地面快速路,新建高架橋約5622米,幫寬既有高架約510米。錦繡大道以北主線為雙向8車道,錦繡大道以南主線為雙向6車道,同步建設繁華大道下穿金寨路、錦繡大道互通、湯口路下穿金寨路等。工程主要建設內容為道路、橋梁、地道、排水、給水、照明、綠化、交通標志標線、信號監控及附屬設施等(不含涉鐵部分)。 “金寨路南段進行快速化改造,是合肥市‘五縱七橫’快速路網建設的重要部分,是合肥市對外交通快速轉換的紐帶。”市大建辦相關負責人說,金寨路快速化改造對提升合肥市域交通品質,暢通合肥西南地區交通網絡,推動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肥西縣的建設發展,增強主城區的輻射功能將起到重要作用。 根據大建設計劃安排,擬先行開工建設繁華大道、錦繡大道節點,其余路段視金寨路開工后交通流量確定。 “目前繁華大道、錦繡大道節點已完成監理及施工招標工作。”市大建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到“十四五”末,合肥市建成及在建快速路里程將達500公里,屆時基本形成“五橫七縱、多向加密”規劃快速路網中的“五橫七縱”格局。 匠心筑造路橋,強化城市發展基礎設施支撐,合肥正用實際行動繪制“人民城市”的幸福底色。 為推進項目盡快開工,市委常委會每月調度重點項目,實行清單督辦;市重大項目領導小組每季度召開調度會,推進重點項目加快開工。 我市還實施攻堅行動,制定重點攻堅項目清單,持續跟蹤推進177個需要加快開工、盡快納入統計的重大項目,目前113個項目已完成工作目標。 “我們同市委、市政府督查室,成立了2個督查組,開展重點項目常態化督查工作。已現場督查項目172個,堅持現場協調解決問題。”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說,我市落實省土地要素保障會商協調推進機制,建立市級會商機制,創新會商形式,深入縣(市)區項目現場辦公,開展2+N會商,協調存在的問題。 新項目開工只是開端,全市各級各部門正凝神聚力加快推進,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賦能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