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故相推,日生不滯。

殊死搏斗 時間,回撥到2020年元旦前夕。 就在人們靜候庚子新春之時,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以其洶洶襲來之勢,嚴重危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更讓春節運行的軌跡倉促改寫。 疫情之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審時度勢,迅速部署,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堅決打響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與病魔較量,拼的是速度、爭的是時間。合肥聞令而動,市委市政府快速反應、周密部署、嚴格落實,把對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負責的要求,落實落細到應對疫情的具體行動和有效舉措上,在全省率先啟動一級響應。 這是一場沒有腳本的實戰。戰斗,必須統一領導、統一指揮、統一調度,“軍令如山”方能雷霆出擊、克敵制勝。 2020年1月17日,市委、市政府印發《合肥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迅即成立市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之后升格為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11位市級領導任副組長,市有關單位和縣(市)區、開發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政令順暢、統一高效的指揮體系迅速形成。 短兵相接、生死攸關。2020年1月21日凌晨,我市報告首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而見事早、行動快,敏銳的判斷和果決的行動,使得合肥在與時間賽跑中贏得了先機,在與病魔較量中贏得了主動。 疫情流行期間,嚴格排查核實重點疫區返鄉和流入人員,規范實施健康監測管理;全市經濟生活按下“暫停鍵”,為快速阻斷傳播途徑、控制疫情傳播作出極大貢獻;組織開展網格式防控,確保各項防控措施“入網入格入家庭”;全面落實“四早”“四集中”,做到應收盡收,應治盡治;設立自愿核酸檢測受理點,從源頭上消除隱患…… 2020年1月29日,合肥南站工作人員在車站入口處為旅客測量體溫。 下猛藥,出重拳,我市著眼打攻堅戰,抓住“防輸入、防擴散、防輸出”三大關鍵環節,切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和“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采取系列舉措,嚴把“重重關”。 人人可為,人人能為。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領導干部沖鋒在前、英勇奮戰;醫務人員白衣執甲、逆行出征;社區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層干部、下沉干部、志愿者不懼雨雪、堅守一線……無數平凡者在這場殊死搏斗中傾盡己力。 為人民而戰,靠人民而勝。 合肥僅用30天實現新增確診病例歸零,全面控制疫情蔓延!數月櫛風沐雨之后,廬州大地萬物并秀、生機勃發,經濟社會穩步復蘇。 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成為合肥抗擊疫情的最強音。
化危為機 千磨萬擊還堅勁,越是艱險越向前。這場與疫情的殊死較量,如同一座豐碑,鐫刻著不屈不撓、頑強搏擊的精神品格;如同一座燈塔,照亮了繼往開來、壯闊豪邁的前進道路。 2021年1月26日,市統計局發布:2020年,合肥實現生產總值10045.72億元,同比增長4.3%,邁入“萬億俱樂部”。 消息傳來,人心振奮。“半年負轉正、全年過萬億”奮斗目標的成功實現,離不開全市上下堅定貫徹執行常態化疫情防控舉措,更離不開堅不可摧的偉大抗疫精神。 把因疫情耽誤的時間搶回來!把疫情帶來的損失補回來! 為進一步落實好“六穩”“六保”任務,我市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著眼打持久戰,時刻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確保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加快生產生活秩序全面恢復。 2020年2月26日,在合肥經開區美的電冰箱有限公司,工人在安裝壓縮機生產線上忙碌。 外防輸入怎么防? 自2020年6月5日起,我市作為北京國際客運航班第一入境點,堅決守好“國門”。成立入境疫情防控工作專班,設立現場指揮部,制訂“一包機一方案”,全市各縣區和相關部門嚴格做到責任閉環、工作閉環、流程閉環、措施閉環。 內防反彈如何做? 大幅提升核酸檢測能力。加大財政投入,提升公立醫療衛生機構檢測能力,積極支持社會資本參與檢測。截至目前,59家醫療衛生機構和第三方機構具備核酸檢測能力,全市累計開展核酸檢測160多萬人次。 認真做好新冠肺炎患者救治準備。各定點醫院儲備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床位1200張,負壓病房14間,ECOM13臺,重癥病床206張;投資1.2億元對濱湖醫院隔離病區進行規范化改造;市公共衛生臨床醫療中心項目和市傳染病醫院改擴建項目已分別獲得立項建設。 積極穩妥推進疫苗接種。公開透明發布全市152家預防接種點信息和“新冠疫苗接種20條早知道”,正面回應群眾關心的疫苗接種熱點問題,加強宣傳引導,動員重點人群分批次接種疫苗。 嚴格開展重點人群和重點場所防控。堅持把中高風險來肥人員摸排工作作為常態化疫情防控基礎來抓,組建社區防控隊伍1373個、心理救援隊伍15個、基層心理服務團隊21個,全方位充實基層防控力量;加強重點場所重點單位常態化防控措施落細落實;細化落實防控措施,確保測溫、掃碼、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關鍵步驟落實到位。 在合肥,常態化疫情防控過程中,科學研判、創新舉措起到了重要作用,精準有效,步步到位。 ——創新成立政策研判組,及時開展形勢研判。形成《合肥市新冠肺炎疫情發展趨勢分析與建議》,提出建立人員排查閉環機制、加大防控物資儲備、開展密接人員篩查、提高確診病例治愈率等四條建議,為做好疫情防控提供重要參考。 ——在全省率先建立疫情防控措施標準,筑牢常態化防控基礎。在全省率先印發《合肥市復工企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技術指南》,加快企業復工復產步伐;在全省率先印發《關于疫情防控期間保障醫療供給的通知》,指導各醫療機構做好疫情防控十條措施,科學有序復診;在全省率先制定印發《合肥地區發熱門診基本設置標準(試行)》《合肥市發熱哨點診室設置要求(試行)》,筑牢常態化防控基礎。 ——發揮疫情防控“智慧”力量,提升指揮協調能力。研發了來(返)肥人員健康登記系統、在肥居民健康登記系統、中高風險來(返)肥人員信息核查系統等應用,發揮疫情防控“智慧”力量;開發建設合肥市藥店購藥信息登記系統,對全市2724家零售藥店銷售發熱咳嗽腹瀉類藥械產品銷售實行網上登記報備;建立衛健、公安、市場、交通、商務聯防聯控機制,從“冷鏈”到“非冷鏈”,從“食品”到“貨品”,對全市冷凍冷藏肉品、海鮮產品及進口貨品、從業人員常態化開展采樣檢測…… 化危為機、浴火重生。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兩手抓,兩手硬”,努力實現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自2020年2月21日以來,全市無一例新增本土確診病例,疫情防控平穩有序。
慎終如始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伴隨著辛丑牛年的到來,中國迎來了常態化疫情防控下的第一個春節。 此心安處是吾鄉,就地也能過好年。不同以往,很多外地游子響應號召,主動選擇留肥過年。將心比心,合肥亦用心用情用力推出實實在在的舉措,拿出最好的景點,向群眾免費開放,感謝每一個“不回家”過年的人。而這,是每一個合肥人為疫情防控默默貢獻力量的暖心寫照。 春節前后是疫情防控關鍵時。著眼敏感節點,我市不斷強化風險意識,牢固樹立底線思維,持續抓緊抓實抓細“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各項工作,鞏固來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持續加大對合肥市疫情防控1號通告的宣傳、督導力度,細化20條疫情防控措施,做到“嚴管重點人員、嚴管人員外出、嚴管會議活動、嚴管冷鏈食品、嚴管春運防控、嚴管校園防控、嚴管重點場所防控”; ——對冷鏈食品從業人員等高風險人群、機場超市等重點場所環境加大核酸檢測頻次,主動篩查,落實“四早”要求,織密織牢監測網絡; ——進一步加強院感防控,落實“五有三嚴”,嚴守“院內零感染、院感零容忍”底線,確保人員“應檢盡檢”,最大限度盡早主動發現“零”號確診病例; ——加強農村疫情防控,聚焦重點環節,建立“縣包鄉、鄉包村、村包組、組包戶”的四級包保制,全面摸排,主動發現,充分發揮“防火墻”和“哨點”作用…… 同時間賽跑,考驗的是精神;與病毒較量,磨礪的是意志。 疫情遠未結束,大考還在繼續。我們必須堅持不懈將常態化疫情防控進行到底,慎終如始抓好各項工作,全力助推合肥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