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綠色經濟這一概念活躍在制造業各個角落之時,中國塑料包裝行業是否有著可持續發展的良性條件?又面臨著怎樣的國際環境?
2019年7月,上海率先實行垃圾分類,而后,垃圾分類在中國多個地區得以推行,這為廢塑料的回收和利用提供了政策保障; 2020年1月,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聯合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明確提出以下要求:增加綠色產品供給,積極采用新型綠色環保功能材料,增加使用符合質量控制標準和用途管制要求的再生塑料等。 以政策為切入口,就綠色經濟而言,國內塑料包裝市場具有正向的行業環境。 跳出國內,放眼全球, 各國陸續出臺多項“限塑”、“禁塑”政策: 歐盟 2020年7月,歐盟同意對塑料包裝、廢棄物征收新的歐盟稅,每公斤非回收塑料包裝廢料征收0.8歐元,該政策將于2021年1月1日起執行。 美國 2020年9月,美國加州簽署了美國有史以來第一個塑料飲料容器再生料強制使用法案,強調自2022年起,塑料容器至少含有15%的再生料含量,至2030年至少含有50%的再生料含量,達不到要求的企業要為差額交付每磅20美分的罰金。 英國 2020年11月,英國發布塑料包裝稅法草案,擬于2022年4月起,對含再生材料(回收料)少于30%的塑料包裝,每種規格征收200英鎊/噸的稅費。 從行業環境、國際形勢來看,“在塑料包裝產品中增加使用再生塑料”將成為當下及未來的客觀事實。為了在國內市場站穩腳跟,更為了提前建立品牌環保信譽,拓展海外塑料包裝市場,國內企業需將增加綠色產品供給,及與之密切相關的產品再生料含量驗證事項,提前進行籌劃準備。 UL作為全球最值得信賴的第三方檢測認證和標準開發機構之一,在產品綠色環保和可持續發展服務領域深耕多年。而中國合成樹脂協會塑料循環分會(CPRRA)一直致力于中國改善塑料廢棄物行業發展現狀,推動塑料循環利用全產業鏈發展。 2020年10月22日,CPRRA 與 UL 簽訂再生塑料認證合作協議,雙方將攜手在中國大陸地區共同推動再生塑料含量驗證等項目,合作范圍涵蓋再生料的產業上下游,服務內容也包含再生料含量驗證(包括海洋塑料驗證,再生材料安全性驗證體系),廢棄物零填埋驗證,以及紙基類產品可回收能力驗證,從而鼓勵高品質再生塑料材料的高端應用和安全保證。 同時,CPRRA、CSPA與多家公司建立合作伙伴關系,CPRRA/CSPA 與仁渡海洋簽署海洋塑料污染防治合作協議,CPRRA 與 UL 簽訂再生塑料認證合作協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