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商務部發布《商務領域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回收報告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明確提出鼓勵和引導商務領域減少使用、積極回收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推廣應用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的替代產品。
PART-1 辦法指出,為引導企業、消費者減少和替代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商務部建立全國統一的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回收報告系統,指導全國商品零售場所開辦單位、電子商務平臺企業和外賣企業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回收情況報告工作。 PART-2 辦法明確,商品零售場所開辦單位、電子商務平臺企業和外賣企業應當遵循真實、準確、完整的原則,按照規定的報告周期,向所在地縣級商務主管部門報告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回收情況。同時,鼓勵上述市場主體報告環保替代產品使用情況。 PART-3 辦法要求,各級商務主管部門要加強組織實施、宣傳引導和報告信息質量審核等工作,逐步實現法律規定的報告主體應報盡報。 受此政策利好的影響 可降解塑料概念將迎發展機遇 可降解塑料產業有望受益 海通證券研報指出,預計《意見》推出后,商超、快遞、外賣場景的塑料消費量將分別減少約10萬噸、160萬噸和30萬噸,三大情景合計為可降解塑料提供將近200萬噸的可替代空間。2018年,我國生物可降解塑料消費僅4.2萬噸,增長空間廣闊。 萬聯證券研報認為,隨著“限塑令”的普及,可降解塑料產品的需求和應用范圍將快速擴張,相關企業在政策加碼下將迎來全新發展機遇。如今年底將至,《意見》執行第一階段臨近節點,可降解塑料概念持續走強,建議關注相關龍頭企業。 天風證券研報稱,隨技術發展,未來原材料利用水平提高,有望推動可降解塑料PBAT成本下降。建議關注技術基礎雄厚,未來有望通過技術迭代實現原材料利用水平和產業自動化水平提高的公司金發科技、彤程新材;打通產業鏈上下游,具備原材料價格優勢的恒力石化、華峰氨綸;下游市場開拓水平高,未來產能利用率較高的公司金發科技、彤程新材。